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「2019民俗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」於南華大學登場。 圖/南華大學提供「2019民俗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」 南華大學登場
2019-05-03
由南華大學文學系、南華大學敦煌學研究中心主辦,科技部、教育部協辦的「2019民俗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於5月3及4日在南華大學雲水居國際會議廳登場,將邀請海內、外學者發表論文計22篇。「民俗是文學的土壤,文學是民俗的視窗」,因此特別以「民俗與文學」為核心,在兩者相互交涉下,能囊括結合民俗與文學兩種向度的研究,創造更精彩的學術火花。
此次研討會由南華大學敦煌學研究中心廖秀芬主任總策劃,文學系陳章錫主任表示,該系歷年辦理國際學術研討會,並曾於2016年召開「民俗與文學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」,在前有所承的基礎下,本次擴大為「國際性」學術研討會,廣邀海內、外學者民俗學專家,共襄盛舉。相信在此次具有高度聚焦與專業的研討會中相互討論,辯難、切磋、交換心得,當可提昇文學之學術研究之水準,進而共享研究之成果。
本次國際研討會分兩天進行,將安排一場專題講座及七個場次的論文發表,並盛邀南華大學敦煌學研究中心榮譽主任、敦煌學研究專家鄭阿財教授進行專題演講,演講主題為「民俗是文學的土壤,文學是民俗的視窗—從敦煌俗文學談起」,深入闡述「民俗與文學」的互動關係。七個場次的論文發表,討論主題類別包括民間文學、民間傳說、民間寶卷、民間信仰、民間風俗、地方歌謠、宗教儀式等,論文以不同視角深入剖析,「民俗與文學」研究議題深植民間,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,至今仍受中文學界所矚目,以其對於當代文學及社會文化造成直接或間接的深遠影響。
本次國際研討會共計35位學者參與發表與評論,其中海外學者,如日本山口大學阿部泰記;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廖文輝、博特拉大學秦美珊;越南社會科學院漢喃研究所呂明姮、翰林院漢喃研究院黃梅芳;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葉德平等,及國內共15所大學之專家學者,透過相互切磋交流,有助於民俗與文學學術研究活動的推擴加深,讓我們鑑古知今。尤其是綜合國內、外研究成果的交流互動,更有助於我們充分瞭解中華文化的內涵及認清未來的學術方向,掌握中華文化永恆的精神價值。
此次研討會由南華大學敦煌學研究中心廖秀芬主任總策劃,文學系陳章錫主任表示,該系歷年辦理國際學術研討會,並曾於2016年召開「民俗與文學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」,在前有所承的基礎下,本次擴大為「國際性」學術研討會,廣邀海內、外學者民俗學專家,共襄盛舉。相信在此次具有高度聚焦與專業的研討會中相互討論,辯難、切磋、交換心得,當可提昇文學之學術研究之水準,進而共享研究之成果。
本次國際研討會分兩天進行,將安排一場專題講座及七個場次的論文發表,並盛邀南華大學敦煌學研究中心榮譽主任、敦煌學研究專家鄭阿財教授進行專題演講,演講主題為「民俗是文學的土壤,文學是民俗的視窗—從敦煌俗文學談起」,深入闡述「民俗與文學」的互動關係。七個場次的論文發表,討論主題類別包括民間文學、民間傳說、民間寶卷、民間信仰、民間風俗、地方歌謠、宗教儀式等,論文以不同視角深入剖析,「民俗與文學」研究議題深植民間,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,至今仍受中文學界所矚目,以其對於當代文學及社會文化造成直接或間接的深遠影響。
本次國際研討會共計35位學者參與發表與評論,其中海外學者,如日本山口大學阿部泰記;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廖文輝、博特拉大學秦美珊;越南社會科學院漢喃研究所呂明姮、翰林院漢喃研究院黃梅芳;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葉德平等,及國內共15所大學之專家學者,透過相互切磋交流,有助於民俗與文學學術研究活動的推擴加深,讓我們鑑古知今。尤其是綜合國內、外研究成果的交流互動,更有助於我們充分瞭解中華文化的內涵及認清未來的學術方向,掌握中華文化永恆的精神價值。
最新消息
佛前締結良緣 多倫多資深青年佛化婚禮
2025-11-21文山區萬和里一社區一蓮花 三好生活快樂人生
2025-11-21成福國小生命教育十堂課 學子打開世界的窗
2025-11-21佛光山擇善寺佛學講座 人間借路行品讀《維摩經》
2025-11-21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傳記】 百年佛緣──生活篇.我的交通工具4-4
2025-11-21南華大學骨鬆肌少運動營養班 成效卓著深獲肯定
2025-11-20光明大學新生 勇奪歌唱大賽殊榮
2025-11-20紐約松鶴學苑結業 展現學習生命力
2025-11-20菲律賓三好校園頒獎 教育局肯定三好啟迪和諧
2025-11-20贈《獻給旅行者365日》寶典 禧榕軒大飯店共成文化善行
2025-11-20
相
關
消
息







